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头条热点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农村这两种超霸气的农作物,年收入三五十万,却没人敢种,为啥?

    信息发布者:沧海一舟
    2018-04-16 16:34:36   转载


    近几年,国家对农业的越来越重视,对农村扶持力度也越爱越大,因此,很多农民都选择回乡创业,有些做得好的,的确改变了目前的生活状态,还有其他新职业也涌现出来,这样农民的可选择性就多了。在农村还有这两种超霸气的农作物,每年能收入三五十万,却没有人敢种,这是为啥?

    1,猪苓。

    这种药材很多农民不仅见过,有的还种植过。它是属于一种菌类,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,呈块状或者不规则形状,表面为黑褐色和棕黑色,还有凹凸不平的瘤状和皱纹,主要在我国分布相当广泛,它喜冷凉,潮湿的生长环境,怕干旱。猪苓为常用中药,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,还有治小便不利,水肿,淋浊,带下等症状。

    过去培栽 技术不成熟,很多农民都上山采挖,回来自己再研究培育,这样市场导致供不应求。现在发展越来越好,很多农民都选择人工栽培,规模种植。而且现在猪苓的市场价在100元一斤,而且较高,所以,年收入三五十万不是问题。

    2,白芨。

    在中草药里,白芨是一味止血良药,还有消肿生肌的功效,临床发现,还对常见病有较好的疗效。白芨是最几年种植人们的植物之一,在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,价格也是一路攀升,目前部分地区价格是100-200元一斤,品种好的每斤五六百元,幼苗一颗都好几块钱呢,所以其利润是非常可观的。

    虽然以上两种药材的利润可观,种好了,想不赚钱都难,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风险高,投入成本大,而且对生长环境都有一定的要求。就拿白芨来说,大田一亩需种6000-10000株,光买苗就要1万-4万,它还喜阴,喜潮,不耐旱,第一年需要种植需搭建阴棚,否则死苗率极高,若再遇干旱,那将损失惨重。还有白芨的种植时间较长,从移栽到成品需要三年的时间,除此外,在高效种植时,也要注意药材的含药量,按药典的标准白芨多糖含量不低于14%,那家种白芨和野生的会有差别吗?最主要的是后期的销售,就因为这些原因,没有几个农民敢尝试,一旦失败,血本无归。

    不管种植什么都有风险的,可是这个高风险,一般农民是承担不起的,因此,人们都不尝试,宁愿过平淡的生活。但是有想法的人,只要用心经营,还是能挣钱的。
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